氯化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——一種由氯元素和鈣元素組成的化學物質,化學式為CaCl 2的鹽。室溫下為白色、硬質碎塊或顆粒,根據不同用途會制成粉末、片狀、圓球和刺球等形狀,氯化鈣極易溶于水。氯化鈣用途廣泛,常見的工業(yè)應用有制冷劑、螯合劑、道路融雪劑和干燥劑等,此外,它在醫(yī)療、食品方面也有大量應用。用作吸濕材料時,氯化鈣在冰點(-20℃左右)至80°C或更高的溫度范圍內能發(fā)揮出更好的吸濕性能。
工業(yè)級氯化鈣主要是運用氨堿法生產純堿,制堿廢液綜合利用回收氯化鈣產品,通常被稱作氨堿工藝的副產品。食品級氯化鈣主要是使用石灰石為原材料,生產質量較高的氯化鈣產品。海水也富含氯化鈣,可以提純利用。
氯化鈣對環(huán)境無害,但是它使?jié)駶櫟募∧w脫水而具有刺激性,根據GHS 歸類為 H319 (引起嚴重眼睛刺激)。
根據氯化鈣純度劃分,通常有≥74%的二水氯化鈣和≥94%的無水氯化鈣。相對來說氯化鈣純度越高,吸濕能力也越強,這意味著使用純度≥94%的無水氯化鈣干燥劑比使用74%的二水氯化鈣的干燥劑能吸收更多水分。
正是由于氯化鈣比其它類型的干燥劑(比如硅膠和粘土干燥劑)有著更高的吸濕率,所以我們的TOPDRY干燥劑均使用選擇氯化鈣作為吸濕材料。
氯化鈣(CaCl2)可以有效地從空氣中吸收水分。當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 (RH) 較高時,氯化鈣干燥劑會吸收更多的水分,這些水分甚至可達氯化鈣自身重量的數倍。并且它的吸收隨著相對濕度的升高呈指數增長,與硅膠和粘土等其他干燥劑相比,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。如果空氣足夠潮濕且溫度足夠高,它就會在吸濕后溶解成液態(tài)鹽水。為避免這些液態(tài)鹽水在溫度升高的時候重新蒸發(fā)到空氣中或損害貨物,常用的氯化鈣鎖水方法有:潮解后直接收集在容器內,與其它材料混合鎖定在拌料的表面或內部微孔,或與淀粉混合吸濕后形成凝膠鎖定。
市場上有很多種類型干燥劑,質量參差不齊,某些干燥劑甚至還可能含有有毒物質。例如,帶有指示劑的硅膠干燥劑就可能含有毒物質鈷。而氯化鈣是一種天然產物,對環(huán)境沒有負面影響。但是,與其它類型干燥劑相比,使用氯化鈣作為干燥劑吸濕材料不僅僅具有環(huán)保方面的優(yōu)越性,最主要還在于它出類拔萃的高效吸濕率。同等條件下達到同樣的保護效果,氯化鈣干燥劑的使用量將顯著減少,這意味著使用高效的氯化鈣干燥劑不但能盡到保護環(huán)境的責任,同時能減少倉儲、運輸過程中的隱性成本,提升品牌等無形經濟效益。
干燥劑的吸濕能力主要取決于以下幾種因素:
● 物質性質:物理結構(內部或表面的微孔構造,吸濕屬于物理反應)或化學性質(吸濕產生化學反應)
● 環(huán)境相對濕度:濕度越高,吸濕率也會增加
● 環(huán)境溫度:吸濕率與溫度呈正比關系,高溫促進吸濕能力增強
● 工作時長:一定時間內,吸濕率隨著吸濕時間的增加也會變大